[提要] 清明不光是一個歷史傳統(tǒng),更是一種集體記憶,是精神和信仰的重要時間載體。中國人有個習慣,逢五逢十總是更加隆重,這是因為我們更需要一種時間的共識,來重溫大歷史背后的名字和歲月。
清明不光是一個歷史傳統(tǒng),更是一種集體記憶,是精神和信仰的重要時間載體。中國人有個習慣,逢五逢十總是更加隆重,這是因為我們更需要一種時間的共識,來重溫大歷史背后的名字和歲月。
清明不光是一個歷史傳統(tǒng),更是一種集體記憶,是精神和信仰的重要時間載體。中國人有個習慣,逢五逢十總是更加隆重,這是因為我們更需要一種時間的共識,來重溫大歷史背后的名字和歲月。
清明不光是一個歷史傳統(tǒng),更是一種集體記憶,是精神和信仰的重要時間載體。中國人有個習慣,逢五逢十總是更加隆重,這是因為我們更需要一種時間的共識,來重溫大歷史背后的名字和歲月。
年年清明,今又清明。作為一個緬懷先人的重要日子,清明往往被寄予了無限的思念和追憶。隨著社會的發(fā)展,思念和追憶更呈現(xiàn)出了個體化、家庭化的趨勢。人們走向山野,來到逝去的親人身邊,表達自己的哀思。
情感從來就沒有大小之分。然而,2015年,我們更不應該忘記的,是清明節(jié)的國家記憶。這是世界反法西斯戰(zhàn)爭暨中國人民抗日戰(zhàn)爭勝利70周年的清明,是一個民族重溫犧牲歷史和崢嶸歲月的清明,是先烈漸遠,老兵凋零,故紙重溫的清明,是一個最不該被遺忘的清明。
一個家族的歷史,永遠是和一個國度的歷史聯(lián)系在一起的。今日中國,無數(shù)家庭曾經(jīng)在歷史上出過奉獻的人、犧牲的人、付出的人。這些名字,對于孩子來說或許只是爺爺奶奶,但是對于中國來說,是實實在在的英雄。他們不但應當被自己的子孫緬懷,還應當被整個中國的后代緬懷。
一個國,其實就是一個大家庭。保衛(wèi)這個國的每一位先輩,其實都是大家庭出現(xiàn)的優(yōu)秀兒女。他們或許與我們姓氏不同,與我們的人生并無交集,但是我們過去的歲月,恰恰是這些陌生的名字組成的。我們清明的寒食傳統(tǒng)、踏青傳統(tǒng)、祭祀習俗、緬懷心情,他們都曾經(jīng)經(jīng)歷。但他們親手創(chuàng)造的歷史,卻為后代留下了更加春風拂面的清明。
因此,清明不光是一個歷史傳統(tǒng),更是一種集體記憶,是精神和信仰的重要時間載體。中國人有個習慣,逢五逢十總是更加隆重,這是因為我們更需要一種時間的共識,來重溫大歷史背后的名字和歲月。70年是一段漫長的歲月。它足夠跨越一個普通人的一生,也足以湮沒血肉和吶喊。因此,總會有人認為,時間是消磨記憶的方法,罪惡和屠戮會被時間沖走。其實中華民族恰恰是一個最有記憶力的民族,我們把歷史記錄在我們的文化基因深處從未忘記。
這讓我想起1946年的清明節(jié),抗日戰(zhàn)爭勝利之后的第一個清明。當時的同胞從勝利的振奮中走出來,人人走出家門,含淚祭祀犧牲的同胞。那一天,人們不但祭祀黃帝陵,以公審漢奸陳公博的形式來表達對變節(jié)者的唾棄。70年后,英烈氣節(jié)長存,被唾棄者早已進入歷史的垃圾堆,無論誰要翻出來,其結果都是再度被歷史所記錄和嘲諷的。這就是抗戰(zhàn)勝利70周年的這個清明節(jié),與通常不同的原因所在。